初中男生骚扰女生,学校能怎么应对?家长能怎么处理?
国庆聚会中,有一老师说起了一件无奈事儿。
他做班主任的那个初一班级,有一个男生经常跟女生套近乎,跟人家女生挤挤挨挨的,或者凑近女生耳朵边说很脏的话;课上有时候自顾自地说废话,但有时候睡觉时,影响还不算大,至少不会影响别人听课。
这个男生不仅骚扰女生,碰到年轻女老师时,也会借着问问题,硬往年轻女老师身上凑;上课时,有时候叫着要上厕所——上就上吧,偏偏还一边往外走,一边用一只手在众目睽睽之下握住他那个地方,显出快要忍不住的样子;年轻女老师碰到这种情况,往往看着这样儿,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这种尴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上完厕所,也不把系裤带这件事儿在厕所内完成,偏偏要走出厕所后边走边慢慢系裤带,让别人一路“欣赏”。
据同学说,这位男生在小学时犯过一次“严重错误”——摸女生,被老师严厉批评,并据说回家后被妈妈打了一顿。
但问题是,以前在小学里,他还可以说被认为是小孩、不懂事,但现在男生慢慢长大,进入青春期,还这样跟女生挤挤、摸摸、说说脏话,这叫什么事儿呢?
他的成绩较差,要么不及格,要么个位数。老师跟家长沟通起来,其他都好说的——家长说,他有问题找我,他乱说乱动你就罚他抄书,这样他废话少说,其他事也少做了;如果他不抄,你就跟他说,我会告诉你妈妈,他会怕我打,就会乖乖去抄书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这位男生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到时候叛逆心一起,恐怕以后就不太好摁得住他了,无论是他妈妈,还是班主任。
这件事,学校不敢多管,怕万一管紧了,学生会跳起来出啥事儿;家长虽然愿意配合老师,但底线是老师绝对不能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否则家长会认为学校在歧视她孩子;而其他学生的家长也多多少少听说了班级里这个“特殊”的学生,虽心里很反感,但在没有出事之前,一时束手无策。
如果你是校方,你怎么应对?如果你是家长,你怎么教育?
一位妈妈曾对我说:“我的孩子在家里动不动就说脏话,用网络语骂人。有的时候在网上和同学聊天,也会骂别人。我们家人都不说脏话的,孩子以前也不会说,现在这是怎么了?教育他也不听。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没有教育他。”最后,这位妈妈要我多管一管孩子。
听到这位妈妈的话后,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在学校里,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时,我偶尔也会听到有学生用网络语骂人。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成人也会爆粗口。
刘翔在大阪世锦赛上完美夺冠后,发泄般的吼出了两个音节。当时大家都没有听清说了什么。后来刘翔说:“我当时说的是我靠!不过不是骂人,也不是在骂谁?只是觉得当时这两个字最能宣泄自己的情绪。”成人也会说脏话,何况是孩子。人在骂脏话后会有一种快感。爱骂人,这也是青春期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
孩子在用网络语吵架。
一、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喜欢一板一眼地按照父母的规定去做,他们喜欢彰显个性。比如,他们喜欢有个性的衣服、发型和鞋子,喜欢使用网络用语等等。他们会把同伴关系看得更重,想要在同伴中获得归属感。所以在同学说网络语时,他们也会说。
青春期的孩子,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一个有攻击性的人是健康的。骂人表现出来的就是孩子的攻击性。一个有攻击性的孩子,也说明着他是有生命力的,充满活力的。有句话叫“年轻气盛”也就是这个道理。
青春期的孩子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二、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喜欢用网络语骂人?
1.骂人是人的本能,能释放情绪,缓解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莱因霍尔德.阿曼这样描述骂人的发泄机制:“人一旦火冒三丈,就会变得非常亢奋,脏话和侮辱性的手势能够缓解人的激动情绪。打嘴仗会降低人的攻击性,骂人者会把语言当做武器,而被骂者则会在语言的恐吓中变得气馁,肢体冲突因此得到避免。”
当孩子在感到压力大或愤怒的时候,会忍不住骂人。比如:父母总是催促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开始会感到很烦,到后面就会感到非常愤怒。于是有的孩子就会顶嘴,还有的孩子会忍不住骂人。在他人误解孩子的情况下,孩子也会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出现骂人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是因为他们感到了压力。骂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一个人的痛苦。很多人在与对方发生冲突后,心里会很堵,但是骂了对方几句后,心里就感到舒服多了。
骂人能释放情绪。
2.用网络语骂人会使孩子们更好的融入群体。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是多变的、不稳定的,很容易发脾气。当他们情绪不好时就想骂人。孩子们都很熟悉网络语,爱使用网络语进行交流。这代表他们是一个紧密的群体,会使用网络语的才是“我们的人”,能拉进距离。
经常使用网络语,用网络语骂人也自然就成习惯了。如果有谁听不懂网络语的话,就会被别人骂成是外星人,很难融入到这个圈子里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骂完人后都能解决问题,有时会产生肢体冲突,事情会越演越烈。比如,有很多校园暴力在矛盾发生的初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双方互怼,最后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还有的时候,孩子在一些场合是不适合说脏话的,这会引起长辈的反感。成人有必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知道用网络语骂人会产生什么后果。
两个孩子产生了肢体冲突。
三、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用网络语骂人时,要及早的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提高孩子的情商,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好的与他人进行交往。
美国哈佛心理学教授嘉德纳提出了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的概念。他认为,人际交往智能能够清楚地识别他人的情绪、性格、目的、欲望等,并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而自我认知智能则能够在察觉自己情绪的基础上,规范个人行为,认识个人能力,这有利于自我定位。
父母若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可以发展孩子的这些智能。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父母要正确的引导孩子。
1.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骂人对他人的伤害。
很多孩子认为骂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意识到对他人的伤害。但是有些语言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比如:“你他妈脑残呀?”“你基因突变呀?”等等,这样的话会让对方感到受到了侮辱,对方会很难过的。这也是不尊重别人的做法。这不但骂了别人,连别人妈也一块骂了。会使对方产生愤怒的情绪。大家会互相伤害,矛盾也会随之升级。
父母要理解孩子愤怒的情绪,但同时也要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可以问问孩子:
“你想想看,这些话会给对方造成什么伤害?”
“如果别人这样骂你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你希望别人这样骂你吗?”
当父母这样去问孩子的时候,他就会去思考这些骂人的后果。尽管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但是他们会慢慢有这个觉察和意识。知道这样做确实是不文明的,这些都是语言暴力。而且骂人,会让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而敌人会越来越多。
让孩子知道骂人对他人产生的伤害。
2.父母要提高孩子的情商,引导孩子用其他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有时孩子骂人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父母要接纳孩子愤怒的情绪。否则孩子会认为愤怒是不好的,从而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并不代表压抑情绪。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其他方式来进行情感的宣泄,而不是随意把情绪发泄在别人的身上,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情商。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情商的五个要素:
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
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情绪以及它们产生的缘由。)
自我调控(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即使遇到了挫折,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我激励(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有同理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及立场,察觉他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社交技能(通过倾听,理解并适应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的智商和情商
父母要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会感到很伤心很愤怒。帮助孩子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想象他的内心。共情是通往慈悲与善良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社交商的关键。
如果孩子知道有其他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去宣泄情绪时,骂人的行为就会减少。在孩子感到愤怒时,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以下一些方法:
自言自语:人在愤怒的时候,可以在没有人的地方自言自语或骂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别人,又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类似的方法,还有对着空旷的地方呐喊。有时叫出来后,心里就舒服了。
孩子可以在没有人的地方骂人。
打沙袋:打沙袋或打枕头也是释放自己情绪的一种较好的方式。现在有些地方还开设了情绪宣泄室,里面就有沙袋供人们击打,以达到减压的目的。
写日记:把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写进日记里,在日记里宣泄自己的情绪。有的人在写完后,心情已经好了一大半。
扔纸团:在纸上写出一些想骂人的、愤怒的话出来,再把这些纸揉成团,最后全都扔进情绪垃圾桶里。让垃圾桶带走自己的情绪,做完后会感到心情要好一些。
现在有一些城市开设了情绪宣泄馆,就是用这样一些方法让人去释放愤怒的情绪和压力。还有情绪墙,可以在情绪墙上写字,或者对着情绪墙吼叫,这样都可以减少愤怒的情绪和压力。
孩子在打沙袋。
3.父母要与孩子进行情感训练。
【捕捉孩子的情绪变化】
当孩子出现表情、语气或情绪状态的变化时,父母要及时捕捉到孩子的这种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了解事情的原因和过程。当孩子在表现愤怒时,父母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感受,而不要去指责他们。这样孩子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孩子才容易与父母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耐心倾听孩子】
一天,我孩子从学校回来后,我发现他不说话,面无表情。叫他去倒杯开水他也不去。我感到有点不对劲,于是,就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什么事了?对爸爸说一说。”孩子马上就向我大倒苦水,说:
“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同学上课总爱说话,我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没有每次都管他。我叫他小点声时,他就对我翻白眼,骂我假认真。我当时就骂了他傻b。”在孩子说的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打断孩子,而是用“嗯”来回应他。最后对孩子说了一句:“你当时一定感到很愤怒!”孩子说是的。这句话让孩子感到我理解了他。
妈妈耐心倾听孩子。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在孩子说完这件事后,他心情感到好了一些。但是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又需要成人的引导。于是我又问了孩子几个问题:
“你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认为哪些办法是有效的办法?”
“你愿意下次去尝试一下这些办法吗?”
我引导孩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出来。孩子说不想告诉老师,想再次和同学好好说一下。第二天,孩子回家告诉我,他在上课前找同学进行了沟通,这次沟通很顺利。同学说只是逗他玩的,下次会注意了。
通过这些步骤的训练,孩子知道了,当发生一些矛盾后,要懂得想一些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骂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心理学家说过:事件本身并不会引起剧烈的情绪反应,而是人们的非理性的看法和错误的解读方式,诱发了人们的负面情绪。
父亲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4.父母自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管理好情绪。
在生活中,父母也会有压力,有时父母也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的情绪没有管理好时,就会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在压力下,人容易情绪失控,如果父母情绪失控,用脏话骂人的话,孩子也会模仿。所以父母们不但要抛开压力,而且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父母先要审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
哈佛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第一课堂。高情商的父母才可以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父母的情绪要管理好。
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自己感觉到很烦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告诉孩子:
“爸爸今天有点烦,我下班开车回来时,路上有一辆车超车撞到了我的车,我这几天都用不了车了。”
当父亲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孩子就知道了父亲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在父亲情绪低落时,孩子不会感到莫名其妙,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去安慰父亲,把情绪感受说出来,而不是通过骂人和打人的方式发泄出来,这样给孩子做了一个榜样,以后孩子碰到了烦恼的事情也会这样去处理。他们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而不是骂人的方法。
在《哈佛情商课》这本书里写到:美国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提出了三步制怒的方法。
第一步:有意识的降低音量。
第二步:把语速放慢。(声音会柔和)
第三步:挺直胸膛。(能吸入更多新鲜氧气)
父母要控制好情绪。
当父母出现愤怒的情绪时,可以试一试以上这些方法。
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一书中说到:当人们不会正确有效地表达愤怒时,一方面自己有可能会变成“被动攻击”者,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让沟通的对方成为“被动攻击”者。
有的孩子用网络语言骂人是因为觉得好玩,他们是在模仿这样的语言。但是模仿久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而想要改变这种习惯,就会很困难。有的孩子骂人是因为有了愤怒的情绪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愤怒的情绪,有的时候就会像小魔兽一样会偷偷的跑出来。而我们父母要教给孩子的,就是去驾驭它,而不是被它驾驭!
当10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喜欢说脏话。最好尽快开始使用这个方法。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14岁,他们会在她身边时不时地说一些脏话,而且会极力争辩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说他们所有的朋友都会在父母身边说同样的脏话。或者,他们会说那只是一个词、一个声音而已,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针对此种现象,就像大部分父母一样,这位母亲已试过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谈话、惩罚或是威逼利诱,试图促使孩子改正毛病,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这是让母亲把一个笔记本放在厨房的角落,并翻到写着标题的那页:“孩子们在母亲身边说过的脏话。”这是儿子们说过的所有脏话的官方日志。每次妈妈听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说脏话,就要求他写下那个词和说话的日期,还要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初,每个男孩都觉得记录他的脏话没什么大不了,基本没有任何刺激性,事实上还有些可笑。但几星期以后,两个儿子都对此感到厌倦,并且为自己那些放在母亲身边的“罪证”感到十分尴尬。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承认母亲是他们最深爱的人。另外,他们很担心外人会看见放在那儿的笔记本。久而久之,那位母亲告诉说儿子们再也没在她面前说过脏话。这是特别重要的,你应该明白一个孩子不在你身边谠脏话和反对跟你说脏话之间的不同。前者是相当典型的男孩行为,能对你的方法做出很好的回报。后者表明了你和孩子之间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你遇到类似的问题,建议你寻求专业帮助。孩子的这种习惯可不好哦,要及时的纠正过来才行,十三岁的孩子,要多和孩子好好沟通沟通,让孩子知道说脏话是不对的。十三岁的孩子是能明白的了。慢慢来吧,会纠正过来的。亲,这时候就要和孩子好好的沟通一下了,要让他知道说脏话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小朋友喜欢吃脏话是有原因的,你考虑一下是不是他生活的环境,经常有人说脏话,例如家人,邻居,小朋友很容易学,或者他的学校,他身边的同学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存在,如果有,就尽量给宝宝改变一下环境这可是坏习惯呢,一定要制止。多跟宝宝沟通,告诉他这样不对,这样下去大家都不喜欢他了,说得多了他自然能听进去的。跟孩子多沟通了。让孩子少和一些习惯不良的人来往,真的是会教坏孩子的。如果你很厉害,你可以问问他的同学他有没有喜欢的小女孩,让这个小女孩来管教他,这个可比你的苦口婆心的说和打骂要来的更好哦(这是真的)!!不过你不可以在他面前说出有关于他女朋友的任何话题,这个我就不做解释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心理体现。处于14到18岁的孩子一般是初三到高三的小孩。这时候的小孩容易被外界影响,而且容易冲动。现在的社会普遍现象是校园环境越来越差,小孩觉得骂人,吸烟,打架都是很酷的事情,能够显示自己的强大,其实这都是一个不成熟的体现。作为家人其实要多和孩子沟通才行。
满意请采纳
搜索标签:
添加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网站关键词:广西戒网瘾学校,广西叛逆孩子学校,广西特训学校,广西问题青少年学校,广西问题少年学校,广西管教学校,广西青少年管教学校,广西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广西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4 武汉怡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sitemap.txt
TAG标签
网站lCP备案号: 鄂ICP备2021014215号-7